2025年11月7日下午,由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实施的“西部律师研修计划”第七期研修班结班仪式在京举行。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峰、律师工作处二级调研员梁文辉、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赵峰,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郝春莉、副秘书长陈嬛嬛,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秘书长高令春以及支持“西部律师研修计划”的北京市金杜、大成、中伦、君合、竞天公诚、天元、汉坤、浩天、国枫、金诚同达、天达共和、安理(排名不分先后)律师事务所代表出席仪式,共同见证61名西部律师的研修成果。仪式由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张学兵主持。
仪式伊始,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第七期研修纪录片。影片生动再现了学员们一个月来的研修历程:从西部启程时的满怀期许,到律所研修中的勤学好问;从承接律所的悉心接待、倾囊相授,到基金会的精心统筹、暖心安排。每一次活动都是“西部律师研修计划”精心组织的生动注脚;每一场交流,都展现了西部律师昂扬向上的青春光芒。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秘书长高令春对本期研修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她指出:本期研修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一步迭代升级。研修项目从初期聚焦“深耕专长领域”,到如今拓展至新兴业务探索、律所治理创新、党建文化建设等多元维度,深度呼应西部律师“从专业深耕到综合赋能”的成长诉求和“十五五”规划关于“促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本期研修为西部法治建设铸就“赋能标杆”。研修律师们以空杯心态深耕专业,通过双向交流打破信息壁垒,既汲取首都律师在科技法治、涉外法律服务等规划重点领域的先进经验,也分享西部在生态保护、基层治理中的执业洞察,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的良好生态,响应了“十五五”规划“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法治保障”的号召。本期研修工作持续筑牢暖心防线。研修筹备阶段,基金会精心编制《研修手册》,明确流程规范;提前建档学员信息,摸排研修需求;成立研修班班委会与临时党支部,形成学员自我管理+组织引领的管理机制,以“全周期保障、全方位服务”为核心,为研修保驾护航。高令春秘书长还介绍了对往期研修学员的回访情况。
来自重庆的程立早律师代表学员分享了研修感悟:“本次研修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启迪了新的思维,使我们洞见了律师业务的发展方向,系统性的更新与提升了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相信待我们回到西部的工作岗位上,对此次研修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谢鹏代表研修项目支持律所发言:“我们始终将支持西部律师发展视为行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西部律师同仁的多维度协作,持续响应‘首善标准’的号召,将支持西部律师发展纳入律所的中长期规划,探索更多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与协作路径,为服务国家‘十五五’时期的法治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会上,与会领导为61名研修学员颁发代表着一月深耕和专业成长的结业证书。
郝春莉副会长向“西部律师研修计划”第七期的圆满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随着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深度推进,东西部经贸合作正逐步从‘要素互补’迈向‘产业链协同’,这既为律师行业带来了跨区域服务的新机遇,也对法律服务的‘协同性、适配性、前瞻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让北京的专业资源与西部的实践需求有效对接,让法治服务真正成为贯通东西部发展的纽带。”
李峰同志对“西部律师研修计划”七年来的发展历程表示肯定,他指出:“‘西部律师研修计划’的成绩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与精准指导,离不开西部各兄弟省市司法厅(局)、律师协会的高度信任与密切配合,也离不开首都律师行业的责任担当。北京市司法局通过‘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百名律师和田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等项目,构建出多层次帮扶体系。‘西部律师研修计划’作为其中的精品工程,已成为破解区域法治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探索行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在二十届第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入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西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守政治引领,把牢律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各位律师要把政治建设贯穿执业全过程,将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履职必修课,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二十届四中全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重点提升服务产业升级的专业能力、对接开放发展的涉外能力、防范化解风险的实战能力,保障“十五五”时期战略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北京公共法律服务与公益法律服务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西部律师研修计划”作为公益法律服务的标杆,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总结形成可复制的“北京经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西部公益法律服务,为“十五五”时期西部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